首页 >云展厅>乡村公共设施设计——和县新庄竹影凤谷民宿

乡村公共设施设计——和县新庄竹影凤谷民宿

2024-02-01浏览量:175

第二届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

作品名称:乡村公共设施设计——和县新庄竹影凤谷民宿

参赛单位:安徽农道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

创作人员马后来、徐凯、郑鹏、宋晓慧

赛道:乡村公共设施设计(社会组)

获奖等次:二等奖

乡村公共设施设计-和县新庄竹影凤谷民宿AO展板1.jpg

乡村公共设施设计-和县新庄竹影凤谷民宿AO展板2.jpg

作品简介

项目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鸡笼山——半月湖旅游景区,是国家级森林公园AAAA级旅游风景区,形成以“一山、二湖”为核心的和县北部山区大旅游格局。景区主峰海拔275米,因其群山环拱,一峰独雄,状若鸡笼,故名鸡笼山,为和县之龙脉所在,素有“江北第一名山”之称,山中,竹林密布,山上有凤林禅寺等景点,故民宿起名“竹影凤谷”。

依托和县自身丰富的山水资源、优美的生态环境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以独特的村庄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乡村旅游突破点,以文艺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景区景观为旅游爆点,打造以鸡笼山半月湖为核心,发展乡村民宿,融合产业发展、打造“旅游+乡村”“旅游+农业”的乡村旅游产业链。把乡村感和体验感做真、做实、做出烟火气,做成“山水田园袅袅炊烟”,展示出一副真实的现代农村生活画卷,打造集旅游景村、农家体验、景区服务、研学教育、乡宿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振兴项目。

竹影凤谷酒店位于和县善厚镇凤台村新庄自然村,坐落于一处停止开采的煤矿配套用房旧址之上。经历了数十年的开采,这一地区的植被和土壤遭到了严重破坏,大地伤痕累累。经过整体的生态修复和规划重塑,现已重生打造为集观览体验与休闲游乐为一体的开放式度假村。


创作思路

(一)创意策划

竹影凤谷,大隐于山。

民宿的灵感来源于砖墙上斑驳的竹影。初入基地旧址,岁月留在老屋中的气息,弥散在陈旧的木屋架之间;老灶台边残留的烟渍、红砖墙上斑驳的竹影、老木门咯吱的声响、不经意间低声的犬吠,模糊地拼凑出一幅质朴的生活画面,记录下属于乡村的故事。山林、古树、老宅、村庄……构成了我们对于场所的第一印象,一种独属于乡村的静谧。

竹枝杆挺拔、修长、四季长青,傲雪凌霜,位列“梅兰竹菊”四君子,梅松竹“岁寒三友”。“竹”作为场所最直观的印象,在设计中融入和体现。

古有“竹林七贤”,今有竹影凤谷。君子“居于竹、隐于世”,远离喧嚣,浮生几何。

(二)设计思路

充分调研当地民居风貌,从传统当地民居中,提取如青瓦、青砖、垂柱、撑拱等地方元素融入建筑,打造地域文化性。采用“上古下现”形式,即屋顶部分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,而立面墙身设计采用现代材料,如玻璃与钢,统一建筑的现代性与地域性。

在建筑材料的选用上,外立面运用了竹模板混凝土墙,不想过多地营造“领域感”,只希望人们在行进的过程中感受到些许心境的放松,通过竹模板混凝土墙,以此来呼应场地周边原生的毛竹。

景观材料选用了毛石磊筑,其中的大部分石块来自于平整场地时候挖掘出的石头,设计师希望从形式和物理属性上,表达出物体是从场地中生长而来的概念。

室内材料的选择上,使用了朴素的肌理漆,局部区域汲取了毛竹的绿色,作为点缀色涂刷在墙面。当窗外的风景变成最奢华的装饰,房间内部的设计便可以用相对质朴的方式来表达,我们试图让每间房都寻找到一个最佳的姿势。去享受这片山林,倚竹听风,观山海。

(三)方案亮点

1、传统与现代的手法融合。

在原矿山宿舍旧址上,打造竹影凤谷酒店,在保护、修缮、尊重、原有矿山宿舍的基础上,新建筑与老建筑相呼应,结合新庄内部的山泉和中心塘水域,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,将水引入到村庄内部,增强室内外的景观联系与共生。

2、民宿与景融为一体。

项目地形以山体为主,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山体资源,整合山势、依山造房、依山造园,在减少工程量的同时,使得建筑与新庄环境和谐共生,打造在地性项目。

3、功能复用,空间共享。

秉承了设计团队一贯的运营前置、功能复用的思路,在有限的建筑空间中复合特色产业展示、会议、村史展览等其他功能,民宿旅居融合,功能复用共享。


作品应用场景

规划区域依现状及规划功能布局,打造4个功能组团:乡村MALL组团景观、餐饮服务组团景观、酒店组团景观、农家示范户组团景观、停车组团景观和水系景观轴等。

主要产品:亲子旅游、乡村体验、研学、企业团建。

项目内容包括:亲子旅游、乡村体验、竹文化研学、企业团建等。

目标受众市场:度假旅游市场、家庭亲子游市场、研学旅游市场等。

客户定位:一群人:党建团建、中小学生研学、商务社交圈等;

一家人:家庭亲子等。

目标定位:安徽省乡村振兴示范点、安徽省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安徽最文艺竹林。

梳理竹林景观,打造竹林栈道、竹林咖啡馆、山间小火车等,满足客户拍照打卡、游乐体验、休息消费等需求。

梳理泳池和草坪,打造营地,满足多种运营活动,如:婚礼、团建、发布会、生日趴、演唱会、飞盘、排球赛、走秀、露营、烧烤活动等。

竹林区域,可以开展竹文化研学活动、拍摄竹林写真、古风婚礼、竹林音乐会、发布会等。

包含的中国乡村文化元素及作品设计过程中的农民参与度(500字以内)*

1、包含的中国乡村文化元素

(1)竹林景观。还原山林面貌,打造乡村氛围。

(2)民宿起名。围绕竹有关的诗词等,带有乡土特色。

(3)民宿建筑。采用青砖、青瓦、石头、竹子等乡土材料,保留江淮民居特色。

(4)装饰元素。以麦竹为主,并打造“竹”主题研学、婚礼等活动。

2、作品设计过程中的农民参与度

乡村振兴首先是人的振兴。安徽农道在多年乡建实践中,总结出一套“六让之道”,提升农民参与度。

(1)在设计、建设阶段,广泛征求村民意见,保留当地老建筑、老风貌,并在功能业态上,做到旅居融合,既服务游客,也服务村民。

(2)打造“四百工程”。打造“四百工程”计划,培养“百名工匠”、“百名职业经理人”、“百名管家”和“百名乡村管理者”,为返乡农民提供回村就业创业的机会,为村庄发展储备人才。

(3)带动村民创业。带动周边村民创业致富,开设农家乐、民宿等。

(4)参与合作社。农民以合作社的形式,参与麦田种植和合作社分红等。

(5)孵化新农人。打造直播基地,鼓励当地村民、乡村管家等通过抖音、快手等自媒体分享乡村生活,学习直播、电商,孵化本土新农人。


设计中的难点及解决办法

难点1:兴庄入口原有道路过窄,存在安全隐患,后期运营困难、入口地块停车场地有限等问题。

解决1:拓宽原有入口道路,打开交通视野,解决交通隐患,充分利用地块合理布局停车位、充分利用小块地块,分散式停车场设计。

难点2:现状村落域景观,现状品质一般,景观效果较差。

解决2:梳理村庄现有资源,结合山、湖、竹林等,优化设计提升景观。

难点3:酒店竖向高差较大,村口唐常水位较低,影响景观效果。

解决3:打造阶梯式水景,消除竖向高差,增加景观层次、提高村口塘溢水口,提升水塘蓄水能。

难点4:整体地势北高南低,地形较为复杂,村落不集中,比较分散,为后期运营带来难度。

解决4:设计范围内,大致分为高、中、低三个维度,对应三个组团,组团一包含停车和乡村MALL,组团二主要为餐饮组团,组团三主要为高端山墅民宿组团。


作品是否已投入使用

2022-07